实践教学
免疫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如免疫细胞的发育、分类及功能,免疫应答的过程及临床免疫相关疾病发生的免疫学机制等;学生不易理解。如何将理论课与实验课、见习课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免疫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这是今后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实践教学作为免疫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实践课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培养,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1. 学生讲解
实验课程中,让学生自己预习后在实验课中讲解实验原理、方法、结果观察及应用。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使被动学习过程转变为主动学习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和演讲的能力。
最后老师再小结,补充,
2.教师点评和补充讲解
每次课1-2名学生讲解完后,教师先让其未参与讲解的同学主动自愿地做补充,自己再作一个较全面的补充讲解和小结,使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掌握更确切、牢固。
3.分组操作
教师让各小组学生在实验中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要有商量有讨论,使实验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各组展示结果并讨论分析
各小组先作组内讨论,然后 各组学生选一名代表展示、讲解、和分析该组的实验结果,再通过各组比较和讨论,让大家都对自己所做实验成败原因有清楚的认识,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实验原理和相关知识。
5.实验报告
以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报告,让各组同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量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把小组的实验报告做得更好,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全面地把握和更深刻地和理解本次实验的相关知识。同时通过一个相对正式的报告形式,提高同学临场演讲的能力。
6.学生撰写免疫学综述并报告
在第一次课的时候,老师把医学综述的格式要求和检索资料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第五次课之前写好与免疫学相关的一篇综述,并准备好报告免疫学综述的PPT,在第五次实验课上由每组选一名同学作报告,各小组长和班长做评委打分。
教材选用与实践网络教学条件
综合素质培养
免疫学教研室根据免疫学科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利用“换位式教学”、 “拓展学习与讨论”及辩论赛的形式,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1)、“换位式教学”是在某些枯燥的理论课学习时,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将以往传统的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与学生换位“授课”、学生扮演“老师”,学生点评,最后老师点评并总结的换位与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教会学生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去猎取知识,研究问题,教师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学生真正学会了索取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老师与学生之间讨论激烈,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教学目的,受到同学们普遍的欢迎。同学们认为换位教学形式新颖,既培养了自学能力,增进与教师的交流,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能锻炼自己获取知识与归纳总结、幻灯制作技术,以及综合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综合素质与能力。
(2)、“拓展学习”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书本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对中心教学内容的拓展和补充。为了丰富和扩展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学生只掌握书本知识的现状,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书籍、杂志、网络资源等寻找新的知识点及所学内容的最新研究进展,拓展学习空间。这样既掌握了主动学习的方法,巩固了教学中的重点知识,又使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对所学知识最新进展的了解,激发不断学习兴趣。
(3)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课余,组织同学进行医学免疫学知识辩论赛,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同学们的一直好评。
2、采用“直观式教学与科研小组”,加强实践教学
“直观式教学”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其优点是容易被学生接受,可使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中,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医学免疫学的理论知识抽象、枯燥、难记忆;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免疫学基本理论和技术,教研室利用科研实力强的优势进行直观教学;理论课结束后,将学生带到实验室观摩免疫学科研实验,实验设计。带教老师对实验过程中的所涉及到的免疫学理论讲解,学生对所学的免疫学知识进行直观体验,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相关的问题,将抽象的理论课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了过去老师在教室中大谈“免疫学何等重要”等,而学生则“云里雾里”、“不知所措”的现象。使学生在观摩实验中强化免疫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直观式教学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所学的《医学免疫学》理论知识,在课余组织科研兴趣小组,安排“本科生科研能力培训”专题讲座,对科研选题、查新、课题设计等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同学们在对科研工作有了初步了解后,主动报名要求参与到老师的科研实验中,同时还有2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所学的知识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科研课题,并获得学院本科生科研课题立项经费资助。科研兴趣小组的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进行课堂讲授
安排副教授以上教师理论授课,课前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试讲。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提出意见,授课老师利用其丰富的科研知识和教学经验,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制作出各具特点的教学课件,通过文字、流程图、照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图文并茂,既形象深刻,又浅显易懂。在讲授过程中,利用启发式提问,与学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
4、尝试双语教学
尝试要求主讲教师将一些常见的医学名词、医学免疫学专业名词等尽可能多的在教学中运用,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提高外语水平。
教学设计
免疫学是基础医学的一个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课程的基础,也是一门基础与临床的交叉学科、桥梁学科。通过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习,本课程要达到以下目标:
1、熟练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能将免疫学的理论知结合并识应用于临床,为临床疾病治疗、预防服务。
3、通过实验课、直观教学与课余科研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正确掌握免疫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工作能力,为培养综合素质的医学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本课程总体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课42学时,实践课32学时(其中实验课20学时、见习12学时)其内容包括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免疫以及免疫防治。教研室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换位式教学”、“拓展学习与讨论”、“辩论式教学”。与直观式教学相结合,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开拓视野、启迪思维、发展个性,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设计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表、教师试讲教学质量评价表等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