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免疫学教研室的于红松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Inflammation》(中科院2区期刊,IF=4.5)上发表题为“Deciphering Autoimmune Diseases: Unveiling the Diag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ognostic Potential of Immune Repertoire Sequencing”的综述文章。该论文第一作者是免疫学硕士研究生胡岳临,于红松教授为通讯作者。
在医学研究的广阔领域中,自身免疫性疾病(AIDs)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这类疾病由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自身组织引起,其确切的触发因素至今仍未完全明确。然而,最新研究揭示了淋巴细胞在调节免疫反应中的核心作用,为深入理解AIDs提供了关键线索。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分别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中发挥主导作用。它们表达的受体——T细胞受体(TCR)和B细胞受体(BCR)——在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每个人的TCR和BCR组合构成了其独特的免疫组库,这不仅反映了免疫系统的多样性,也是保护身体免受疾病侵害的关键。近期的研究发现,在AIDs患者中,TCR和BCR的异常表达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失衡。为了深入探究这一现象,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名为免疫组库测序(IR-seq)的前沿技术,该技术能够详细分析免疫组库的多样性。
该论文详细回顾了IR-seq技术在多种常见AIDs研究中的应用,并揭示了不同AIDs中免疫组库的共性特征,例如克隆多样性的减少和优势克隆型的增加。这些特征可能预示着新的免疫分子标记的存在,为AID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该论文还指出,特异抗原和基因的偏向性取用可能是导致优势克隆出现的原因。这一发现为AIDs治疗开辟了多种新途径,包括设计含有自身抗原的疫苗、利用单克隆抗体直接靶向自身抗原,以及通过生成含有特异性抗原受体的CAR-T细胞实现精确、靶向治疗。此外,利用免疫组库数据开发小分子药物或生物制剂,也能有效干预与自身抗原相关的病理过程。与传统临床检测方法相比,IR-seq技术为探索AIDs发病过程中免疫组库的异质性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检测手段。该论文不仅深化了我们对AIDs的理解,而且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百”层次人才、遵义医科大学青年领军人才等项目资助。
文章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914737/
(审核:一审李俊,二审覃明,三审刘晖,图文:胡岳临)